课程思政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课程思政 > 正文

《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案例

日期:2025/04/18 点击数:


《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简介


  《食品营养与健康》为食品类专业的专业课,属于职业发展平台中必修课。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营养素基础知识、食物营养成分、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营养与能量平衡、营养与疾病防治等知识,了解食品营养标签、功能性食品知识,使其具备营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具备沟通、合作、统筹规划等职业素质,及食品营养不良判别、指导及疾病营养的指导等基本工作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营养与人体需要和健康的关系,熟悉基础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与膳食原则;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了解社区营养的内容与方法;了解食物的体内过程及其代谢,热能来源和不同劳动强度的热能供给量、膳食参考摄入量(DRI)相关指标及其制定依据。掌握食品营养评价、人体营养状况测评、膳食指导与评估、膳食调查与评价、营养咨询与教育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食品工业生产管理、营养师、营养配餐员等技术能力,以便在今后的食品营养与生产及相关工作中,能够熟练地应用营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服务。 培养学生具有从事食品工业生产管理、营养师、营养配餐能力。


食品营养与健康》思政示范课程优秀案例

项目一 课前导论

1.1任务一《课前导论》

1.1.1《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思政教案

课程

名称

食品营养与健康

授课日期

2021.8.28

课时

2

班级

20高职食品加工1班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作业

布置

简述本课程对个人生活及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 了解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发展

3. 掌握食品营养有关的概念

4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特色和学习方法。

二、技能目标:

1.资料查阅能力及总结能力的培养。

2. 借鉴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电子白板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我国居民目前的饮食结构、营养状况及与健康的关系;

2.了解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方法。

教学

难点

1.指导学生正确填写工作页;

2.组长充分调动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1. 增加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与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2. 增加劳动教育并对学生进行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的教育。

3. 强化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增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教学回顾

(小结、反思)

通过课程导论中的几个实际案例并进行分析,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浓厚兴趣,通过使用项目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各小组组长踊跃发言,热情比较高,组员们也纷纷要求补充,同时,各小组之间能够提出比较合理的建议。

存在问题:

1.国语水平低,语言表达能力很弱,导致课程进度很慢。

2.课前预习能力较差,习惯没有养成,预习效果不好。

说明

1.本节课共2个课时,通过学生工作页,让学生自行预习,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制定出学习任务,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各个任务进行评价,赋分

3.学生工作单与任务评价表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及在学习方面有利于激发创新性。

     

教学程序及时间分配

工作内容

教师活动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不占用课堂时间)

接到咨询电话,了解咨询者的基本情况。做好预约及准备工作

分组、准备工作页、制作课件

1. 近十年我国居民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脑血栓患者的情况。

2. 目前的小学生、中老年人的普遍体重状况。

3. 这些非传染性的慢性病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查找资料、观看微课视频、填写工作页

引入新课 5分钟

了解来访者的饮食习惯及每日运动情况

1.老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

2.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文明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 食品(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思政教育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居民的饮食经历了5个典型的阶段,由我国居民的饮食状况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居民饮食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加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与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

1.每个小组的组长(或其他成员)为大家汇报课前准备的学习内容。

2.其他小组进行点评或补充

10分钟

根据受访者咨询的问题,让其适当了解必要的名词

利用课件对7个概念进行理解性地讲解

2.食品营养学有关的概念;

1)营养;(2)营养素;(3)食品;

4)营养密度;(5)营养价值

6)食品加工与加工食品;

7)合理营养

思政教育内容:所有食材都凝聚了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一粥一,当思来之不易借此激发学生珍惜劳动果实和懂得感恩的人文情怀,并号召学生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紧跟老师的思维理解性的学习与了解。


10分钟




给受访者简单介绍营养学与健康的关系


播放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国家、地区(非洲、孟买等国家)因营养不良而造成的儿童发育迟缓、先天性智障,新生儿发育不良等图片及视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3.食品营养学与健康的关系

(1)促进生长发育;(2)防治疾病;(3)开发智力;(4)促进优生;(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疾病发生;(6)促进健康长寿。

思政教育内容: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为人民谋福祉,新中国成立短短的70年,我国居民的饮食从以植物性为主的食物调整到绝大多数居民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虽然还有极少数的贫困山区依然存在老幼营养不良的群体,但是通过政府三年的脱贫攻坚战,已经有80%以上的家庭成功脱贫。

通过观看视频与图片,仔细思考,认真总结以植物性为主的食物、动物性为主的食物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20分钟

对受访者的日常饮食的能量进行分析与评价

案例导入:

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

2.校园内中小学生的体型特征;

3.社会上的中老年人的体型特征。

案例分析:

1.老师对第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2.对第2.3个案例各小组的分析进行点评。

4. 我国居民营养健康发展的状况;

营养与健康状况改善:

(1)居民营养不良状况得到改善;膳食质量提高。

(2)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提高;

(3)贫血患病率下降

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1)膳食结构不合理畜肉类、油脂类摄入过多

(2)微量营养素与VA缺乏现象普遍存在。

(3)城乡居民营养不平衡,地区差异大。

(4)慢性非传染疾病患病率上升急速。

思政教育内容:万事平衡原理,任何时候的任何事情都讲究平衡,物极必反,无论在待人接物还是日常饮食都需要很好把握“度”,这个也是最难的,也是我们终身需要学习和践行的内容。

通过借鉴老师对第1个案例分析,每个小组推荐1人对第2、3个案例进行分析


15分钟

根据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及职业,给出科学合理的饮食与运动的建议

利用课件及视频结合目前我们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进行讲授。

5.我国食品营养发展今后面临的任务

1)全面普及营养知识,增强全民营养意识。

(2)加强营养监测,建立食品安全保障系统。

(3)实施有关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4)开展营养与疾病防治的研究,建立各种病人的临床营养与膳食制度。

(5)开展各种特殊人群的合理营养与膳食结构的调查研究。

思政教育内容:积极宣传营养知识、增强营养意识,防治疾病促进居民健康,减少非传性慢性病的增长速率。减轻国家经济负担,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增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认真听课并进行思考与总结

15分钟

给受访者简单介绍目前我国居民的饮食状况及营养状况

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与教学体系进行分析与重构

6.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与掌握的基本技能:(典型工作任务)

1)对一餐或一日的食谱所含能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2)对不同人群的每日营养素需要量的确定。

3)对各类食品营养价值的评定。

4)居民营养健康状态调查方法。

5)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制定方法

6)膳食与膳食结构的调查方法。

7)特殊人群(含疾病患者)营养食谱的制定与评价

8)人体体质测量与评价

9)食品标签和食品营养标签的解读

思政教育内容:工作过程与学习内容的有机结合,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动力源,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明确学习内容,学以致用,学为我用是学习的目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条理,有计划,有目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理解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了解9个典型工作任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10分钟

和受访者共同讨论目前我国居民的膳食与健康

教师对小组长的总结进行评价。

总结的内容:

1)课前准备情况(资料查阅、视频观看、工作页填写)

2)小组活动的参与度(好、中、差)

3)学习方法(创新型、保守型)

4)学习效果(好、中、差)

小组长对本节课小组成员在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小组活动参与度进行总结。

5分钟

和受访者预约下一次的反馈与回访的时间

小结

1.食品营养学的有关概念:(1)营养;(2)营养素;(3)食品;

(4)营养密度;(5)营养价值

(6)食品加工与加工食品;

(7)合理营养

2.食品营养学与健康的关系;

3.本课程将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回忆本节课主要内容

1.2《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任务单(学生工作页)

课程名称

食品营养与健康

任课教师

常雪花

班级

2020级高职食品加工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项目名称

课程导论

任务名称

本次课的任务名称(或子项目名称)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地点

明物楼207教室

学习目标

1.了解与食品营养学有关的概念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了解我国居民食品营养发展概况及今后面临的任务。

通过让学生了解以上2个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任务下达

任务描述:

1.了解营养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我国居民营养发展的概况。

设置学习情境:

一个同学最近嘴里长了好几个白泡(口腔溃疡),吃饭很困难,尤其是吃酸辣食品,疼痛难忍,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而且有的人,经常会嘴里长泡,嘴角长泡或者烂嘴角;有的人很少发生此类情况。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和我们平时的饮食有关呢?

任务要求:

1.了解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了解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

3.了解我国居民目前的健康状况与营养之间的关系。

资讯搜集

搜集资料:

1. 搜集维生素缺乏症的相关资料、视频、微课等;

2. 搜集矿物质缺乏症的相关资料;

3. 对于维生素、矿物质缺乏症的食物补充的最好方式有哪些?

4. 学生将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记录,并附在工作页后面。

制定工作

计划

1.根据学习目标,通过下达的学习任务,完成课后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名词解释。

2.通过设置的学习情境中的案例,学生自己将生活中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的表现症状梳理出来

3.根据梳理出来的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症,制定食物补充的最佳方案或食谱。

4.同时根据实际任务的需求情况,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并做记录。

工作流程

与活动

1.根据工作计划,开展任务的具体实施并做过程记录。

2.完成任务(解决具体问题)要有明确的方法与步骤

3.对任务实施步骤中的关键数据与信息进行记录

4.工作过程有明确的操作规范与要求。

5.任务完成后进行汇报(小组汇报、成员汇报)。

总结评价与

反馈

1.自我评价

2.组内互评

3.教师点评

通过任务单上工作完成情况、问题等方式进行记录自我评价、组内互评与教师评价

学习拓展

可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后续项目内容或课外相关信息,进行拓展和迁移。


1.3《食品营养与健康》任务评价表(学生用)



评价内容

分值设置

(百分制)

分值比例

小计

总分值

小分值

自评(20%)

组内评价(30%)

教师评价(50%)


任务参与度评价

主动查阅资料和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30






主动参与制定工作计划






根据工作计划,开展任务的具体实施并认真做过程记录






课堂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表现






任务完成后进行汇报(小组汇报、成员汇报)。






教学目标评价

营养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55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我国居民的饮食现状






不同维生素缺乏症的表现症状






缺乏不同维生素的食疗方法






不同矿物质缺乏症的表现症状






缺乏不同矿物质的食疗方法






思政教育评价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与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方面的提升情况





15






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的教育的效果







对提高劳动教育的认识及劳动意识培养方面的效果






对增加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方面的情况






任务评价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