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院简介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成立于20022月,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而设立的一所全日制高职院校。2007年挂牌成立了巴音郭楞技师培训学院,与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运行机制。学院总占地面积1220余亩,拥有两个校区,位于新疆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乐悟路 36 号(校本部)和新疆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康盛路东四巷36号(产教融合示范园校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803443册,电子图书540013册,总面积为14880.78㎡。15个二级学院,党组织29个,在职党员475人,学生党员98人,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自治区样板支部1个,自治区、自治州五个好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示范点1个,自治州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示范点1个。现有学生14995人(高职14772人、中职223人),现有教职工721人,其中专任教师531人,认定双师资格教师32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58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7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54人、国家行业指导委员会3教学名师3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3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自治州优秀专家8人,专家人才库专家8人。
    目前开设16个专业大类46个高职专业。拥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5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4个,自治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学院现为第三批自治区优秀高等职业学校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单位、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模范之家、东西部融合式教学首批试点高校,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自治区首批工匠学院、自治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基地培育单位;新疆盐渍化耕地安全利用及特色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自治区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1+X”特殊焊接技术组长单位、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研究会科研统计工作先进集体。牵头成立7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纺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疆托幼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疆巴州油气生产加工产教融合共同体、新疆香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巴州新能源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巴州文旅4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巴州科教融汇共同体)、4个市域联合体(库尔勒鸿雁河教育医养产教联合体、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域产教联合体、库尔勒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域联合体、若羌新城产教联合体),建有4个非遗工作室(蒙古族骨雕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民族服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艾德莱斯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和田地毯织造技艺非遗传承人工作室)、1个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及基地。是新疆汽车职教联盟、新疆电子信息职教联盟、新疆智能制造职教联盟、河北巴州纺织服装职教联盟和巴州职业教育联盟理事长、秘书长单位,新疆旅游教育联盟、新疆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研究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成功申报全国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平台、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院校、自治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被认定为2023年度自治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农业秸秆废弃物综合资源利用及生物炭基微生物肥的生产示范推广应用》荣获2022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