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动态 > 正文

深入一线指方向 聚焦内涵促发展——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

日期:2025/11/04 点击数: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精准把握二级学院办学实际,科学谋划学院“十五五”规划与长远发展路径,10月28日至30日,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红兵,党委副书记、院长高志涛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

走访察实情:聚焦短板,精准施策

  调研期间,刘红兵、高志涛一行先后走访四个二级学院的实训基地、教学场所、学生活动中心及后勤保障区域,通过“看、问、听、评”全面了解办学条件与运行现状。

在传媒学院,重点考察了琴房、电钢室、舞蹈室等,详细询问设备更新周期,“全国样板党支部”建设情况,并对部分老旧器材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提出建议。

  在交通工程学院的汽车实训室内,观看了学生实操演示,与指导教师深入交流课程设置、校企合作项目进展,并提出要紧密对接区域交通产业需求,优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符合企业标准的技能型人才。

  走进石油化工学院的化工工艺模拟车间,刘红兵、高志涛一行仔细检查安全防护设施,询问危化品管理流程,并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针对实训场地设备更新等问题,提出整合资源、优化布局的解决方案,为专业扩容预留空间。

  在旅游与商务经济管理学院,现场与师生探讨教学改革路径,鼓励其依托巴州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文旅融合”特色专业群。

强基固本:筑牢发展“压舱石”

  座谈会上,刘红兵结合调研实际,围绕学院安全稳定、学生管理、意识形态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守牢安全稳定底线,构建平安校园强调要树立“大安全观”,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定期开展消防、实验室等专项隐患排查,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销号管理”闭环机制。要求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投入,确保政治安全与校园稳定“双保险”二是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深化育人实效提出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重点解决学生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安全稳定等痛点问题。要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集思想引领、生活服务、文化浸润于一体的育人空间,助力学生全面成长。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精神力量要求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思政+主题活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模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品牌活动,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筑牢思想根基。四是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弘扬主流价值强调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课堂、讲座、网络平台管理,定期分析研判师生思想动态,防范化解风险隐患。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色创作正能量文化产品,讲好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故事。五是优化后勤保障服务,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针对教职工普遍关注的职称评审、福利待遇等问题,党委书记现场回应:将修订评审细则,突出教学实绩与育人贡献导向;加快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改善师生学习生活环境。

谋篇布局:擘画专业“新蓝图”

  高志涛立足学院长远发展,聚焦专业建设与师资提升,提出四大战略举措:一是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打造特色品牌要求各二级学院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行业动态趋势,深入调研、精准分析,科学规划专业布局。对传统专业进行升级改造,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同时,结合学院优势与地方特色,积极申报新兴专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专业体系,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品牌,提升学院专业竞争力。二是推进专业群建设,实现资源整合以重点专业为核心,带动相关专业协同发展,构建专业群发展模式。对标优质校建设指标,打破专业间壁垒,实现师资、课程、实训基地等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通过专业群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专业群整体实力,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人才支撑。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借力援疆教师,通过“以老带新”加速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多元发展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培训进修,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四是深化教研教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鼓励教师参与国家级、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申报,推动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凝聚共识启新程:踔厉奋发谱新篇

  本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聚焦安全稳定、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核心议题开展调研,深入剖析了当前学院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广泛收集了师生、企业等多方的意见与建议,为各二级单位发展精准把脉定向、有效凝聚共识。站在“十五五”规划启动的关键节点,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将以新的务实举措为引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