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2023级学生走进多家校企合作单位,开展每周两天的岗位实践教学。通过“车间课堂”的沉浸式学习,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淬炼技能,校企双方共同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

在企业技术车间内,学生们分组轮岗参与车辆故障诊断、车辆保养维护等实践项目。面对轮胎异响排查难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拆卸轮胎,最终锁定故障点;汽车保养维护小组的学生首次接触汽车机油更换,企业技师现场演示安全操作规范。“课本上的知识变成眼前真实的设备,每一步操作都要严谨。”学生们感慨道。带队教师李昂达全程跟踪指导,结合企业案例讲解技术原理,实现“做中学、学中悟”。
企业技术总监在实践过程中表示,学生们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强烈的学习意愿,尤其在日常操作中严格遵守安全流程,体现了职业素养。期待未来通过‘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为企业输送更多懂技术、善创新的新生力量。”
实践期间,学院领导带队走访企业,观摩学生实操考核,并与企业协调改善学生就餐与午休环境。学院领导表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课程共建、师资共培,让人才培养更贴近产业前沿需求。
“第一次面对客户车辆时手都在抖,但企业导师鼓励我‘故障不可怕,怕的是不敢动手’,并在一旁指导我实践操作。”学生在实践总结中写道。通过每日总结和校企联合考核,许多学生从起初的“旁观者”成长为能独立完成基础项目的“小能手”。他们表示,企业实践不仅提升了技术能力,更深刻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含义——每一颗螺丝的拧紧都关乎安全,每一次诊断都承载着车主的信任。
此次岗位实践课程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综合育人的重要举措,校企双方将共建汽车实训中心,开发模块化活页教材,助力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